硬核小卒

硬核小卒

Share this post

硬核小卒
硬核小卒
#8 优秀科学家为何优秀?

#8 优秀科学家为何优秀?

听听汉明怎么说

Jackson Wu's avatar
Jackson Wu
Apr 18, 2023
∙ Paid
3

Share this post

硬核小卒
硬核小卒
#8 优秀科学家为何优秀?
Share

朋友们好!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,加上要好好招待远方而来的朋友,以致于这一期拖更了很久,在此微表歉意!

最近我读到了一份演讲稿,还挺有收获的,所以我想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1986 年,汉明为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做了一篇名为 You and Your Research 的演讲。他见过很多非常有能力的人和很多做成大事的人,他想知道这些人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差别,为什么只有少数的科学家可以做出卓越的贡献。围绕着这个话题,他发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。

我并不是一名科研者,我相信大部分读者也不是科研者,但从这些伟大科学家身上,我们也能获得一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,这些对我们做别的事情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。

下面的观点几乎都来自汉明的这份演讲,当然,我也加入了我一些浅薄的理解。

理查德·汉明

汉明你可能不认识,但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,汉明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。因为他在 1950 年发明了一种广泛用于内存和磁盘的纠错编码,这对于计算机科学来说是奠基式的创新。

汉明在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后,加入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曼哈顿项目,他负责 IBM 计算机方面的工作,为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出了一份力。

之后,他加入了贝尔实验室(如图),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,他参与了实验室里几乎所有最突出的研究成就。

由于他出色的工作,他于 1968 年成为第三位图灵奖获得者,他也是 ACM 的创始人和前任主席。

以上就是对汉明的简短的介绍。

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这份演讲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启发。

这可能不只是运气

很多人可能会认为,取得顶级研究成果是靠运气。但是,汉明并不认可这种说法。他认为「运气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」,除了运气之外,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可以掌握的。

他注意到,优秀的科学家并不会止步于一个成就,而是能够一个接一个地取得成就。成功一次可能是因为运气,但是成功多次那就不能说是运气了。

他举了两个他的同事的例子。

第一个例子是香农,就是被称为「信息论之父」的那位香农,他开创了量化信息的方法,奠定了现代通信理论的基础。香农就是汉明口中所说的那种做出了最顶级研究成果的科学家。

This post is for paid subscribers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Jackson Wu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

Share